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10月17日讯(通讯员 蒋琳)近段时间,永兴县持续深化三项民生项目,把“需求导向、建管并重、文化赋能”经验用实用好,把民生工程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幸福感,为县域发展注入民生温度。
健身设施修得快、配得巧,群众用着顺。以巡察反馈问题为切入点,永兴县优化流程、强化协调,80%工期内完成人民公园15处损坏器材维修,跑出惠民“加速度”。
采用“调研+按需配置”模式,重点增设适老化、智能化器材,完善场地硬化配套,既满足老年群体需求,又通过智能设备提升锻炼科学性,惠及周边3万群众,“15分钟健身圈”效能显著。
文化活动送到村、超计划,大伙看得乐。结合“中秋”等传统佳节,在马田镇李家村、西河村等村落开展“桂香漫村落,文艺暖中秋”等主题演出,让群众在团圆氛围中感受文化温暖。
送戏下乡活动超额推进,全年计划80场,目前已完成85场,超计划9%,惠及6万余人次,演出涵盖戏曲、歌舞、非遗展示等,既丰富农村生活,又让老文化在村里“活”起来。
应急设备全覆盖、能办事,用处特别多。按“够用、适用、好用”原则,构建“乡级平台+村级平台+组级终端”61个点位布局,通过大小功率设备搭配、多传输方式整合,实现辖区应急信号全覆盖。
创新“方言播报+民生服务”模式,每日播发防火、医保、农技等信息2259条次,总时长超570小时,在鲤鱼塘镇等地的成功应用,体现了应急广播建设的“应急预警+民生宣传+便民服务”等多维价值。
责编:陈葭
一审:陈葭
二审:曹向阳
三审:楚娟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下载APP
分享到